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
> 液体表面张力方向究竟是沿着页面切线方向,还是垂直于页面指向液体内部?
> 小桐子生物柴油制备方法、氧化程度与表面张力的相关性分析(一)
> 环保非水基钻井液界面张力、基本性能和抗污染能力——前言、实验部分
> 用吸管往水里吹气,为什么水里的气泡不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而是分成很多个连续的小气泡冒出来?
> 低界面张力纳米流体提高低渗透油藏压裂渗吸速率和采收率(三)
> 探究LB复合膜的酸致变色特性
> 表面张力:微观力场中的宏观奇迹
> 气田采出水矿化度、无机盐浓度和泡排剂含量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荔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最新试验原理和方法解析
> 10种常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测定、泡沫的产生和测试(三)
推荐新闻Info
-
> 基于LB膜技术的仿生胶原膜模块化组装方法
> 明确岩心孔喉大小及分布,构建低渗透油藏CO2驱开发全过程动态预测模型(二)
> 明确岩心孔喉大小及分布,构建低渗透油藏CO2驱开发全过程动态预测模型(一)
> 序列结构决定性能:深度解析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浮选剂的构效关系及表征关键
> 酯化度与分子质量对果胶乳化性能、聚集体结构、界面性质的影响规律(三)
> 酯化度与分子质量对果胶乳化性能、聚集体结构、界面性质的影响规律(二)
> 酯化度与分子质量对果胶乳化性能、聚集体结构、界面性质的影响规律(一)
> 反离子盐KBr浓度对酰胺基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界面活性的影响(三)
> 基于孔溶液表面张力和黏度测试揭示增稠剂对流变参数和气泡结构的影响机制(二)
> 基于孔溶液表面张力和黏度测试揭示增稠剂对流变参数和气泡结构的影响机制(一)
3D打印钛合金粉体的生产工艺——高速高压氩气气流克服钛合金熔体表面张力
来源: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 1176 次 发布时间:2024-08-14
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蚀性好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船舶、化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导热系数小、弹性模量低、化学性质活泼等原因,传统制造加工钛合金时,加工工艺复杂,材料利用率低,成本较高。
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钛合金加工,能够有效规避传统机件加工难度大的问题,同时,将3D打印技术结合拓扑设计,通过将设计好的数据模型利用高能加热装置将钛合金球粉逐层烧结,制成预期形状的构件,能够实现结构减重,进而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极大的降低钛合金零件的制造成本,促使钛合金制品在更广泛的范围例如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获得应用。
制备球形钛合金粉有熔盐电解、氢化脱氢、气雾化法、旋转电极法和等离子球化法等方法,前两者技术不成熟,大都还在实验阶段,后三种能够批量化生产球形钛合金粉,但使用旋转电极和等离子球化法由于很难获取45μm以下的细粉。而高端3D打印需要的低氧超细钛合金粉,主要依靠气雾化法来制备。
气雾化法又分为惰性气体雾化法、超声雾化法和电极感应气雾化法。其中,电极感应气雾化法是目前钛合金球粉生产的主要方法,其技术原理为:采用高速高压氩气气流冲击钛合金熔体,高速气流能够克服钛合金熔体表面张力,雾化熔体液滴形成细小的金属液滴,细小的金属液滴在表现张力作用下冷却凝固,形成球形粉末。与前两者相比,电极感应气雾化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然而电极感应气雾化法制备的钛合金球粉的粒径在45微米以下只能达到30%左右,因此导致超细钛合金球粉的价格较高,钛合金的3D打印成本较高。
一种3D打印钛合金粉体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处理:对原始钛合金棒料进行脱脂除油处理;所述原始钛合金棒料的材质为Ti-6Al-4V;
步骤二:加料:将处理后的钛合金棒料作为电极置于电极感应气雾化设备的感应线圈中,之后将电极感应气雾化设备腔体抽真空至真空度≤0.01Pa;
步骤三:熔料:将熔炼功率升高至35KW,钛合金棒料在熔炼区进行融化,钛合金棒料的下降速率为35mm/min;
步骤四:加粉:通过氩气进气管道在混合氩气中加入金属掺杂剂;所述金属掺杂剂为纳米六硼化镱和纳米铒混合物按照质量比1.2:2.5混合而成,金属掺杂剂的粒径为50nm,金属掺杂剂的添加速度为0.5mg/s。
步骤五:雾化:钛合金棒料熔化成液流下落时,被通过雾化喷盘的喷嘴喷出的含有金属掺杂剂的混合氩气破碎成细小液体,细小液滴快速冷却凝固成粉末,即雾化粉体;通过喷嘴喷出的含有金属掺杂剂的混合氩气气流压力为2MPa,将混合氩气流量设置为550m3/h,混合氩气中氢气的体积百分比为:0.1%;喷嘴的角度为45°。
步骤六:筛分:在氩气为1.1个大气压的保护气氛中筛分雾化粉体,得3D打印钛合金粉体。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实施例1所制备的雾化粉体进行形貌表征,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雾化粉体的粒径较小,较多的粒径在50μm左右,在雾化粉体表面粘合有金属掺杂剂。
所得3D打印钛合金粉的氧增量为78pp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掺杂剂能够在钛合金气雾化过程中较大程度的粘合在钛合金表面。
小结:
1、采用氢气混合氩气为雾化气体,在并对Ti-6Al-4V钛合金掺杂比例的纳米六硼化镱和纳米铒,制备得到低氧超细的3D打印钛合金粉体,粒径在5-80μm之间,其中,粒径小于53微米的粉末率可达56%。
2、采用氢气混合氩气为雾化气体,通过氢气来弱化钛合金熔体的表面张力和粘度,使其更容易分散成更细的液滴,得到更小粒径的粉体,同时也起到了降低雾化粉体增氧量的作用;通过添加比例的纳米六硼化镱和纳米铒,使纳米六硼化镱和纳米铒在钛合金气雾化过程中粘合在钛合金表面,从而改善其3D打印件的力学性能。
3、此生产方法制得的3D打印钛合金粉体氧增量低、细粉率高,以此制备的3D打印件具有较好的硬度、拉伸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等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