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
> 免罩光水性素色面漆配方、制备方法及步骤
> 杨式方程、Wenzel 方程 Zisman 准则揭秘液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复杂关系
> 4种油醇烷氧基化物平衡和动态表面张力、润湿性、泡沫性、乳化性质研究(四)
> 含氟杯芳烃双咪唑季铵盐化合物1形成的LB膜为H-聚集体
> FYXF-3煤粉悬浮剂润湿吸附性能、伤害性能及在煤层气压裂改造现场的实施方案(二)
> 荔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最新与界面张力仪的区别
> 表面张力梯度作用下气液界面微颗粒运动状态研究
> 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杨酸丁酯流动驱动自推进界面张力和表面流速测量
> 多晶硅蚀刻液的制备方法及表面张力测试结果
> 超微量分析天平应用领域及实例
推荐新闻Info
-
> 不同类型的聚醚类非离子破乳剂对PPG-稀释原油界面膜性质的影响(下)
> 不同类型的聚醚类非离子破乳剂对PPG-稀释原油界面膜性质的影响(上)
> 表面张力、XPS试验研究DDA或TPA在锂云母表面的吸附机理——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
> 表面张力、XPS试验研究DDA或TPA在锂云母表面的吸附机理——试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 荔枝视频APP黄色网站免费下载应用于珊瑚锶-钙温度计的研究
> 90%实验室不知道:荔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最新读数误差的隐秘来源与终极解决方案
> 基于LB膜技术制备胶原蛋白肽覆层羟基磷灰石的新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
> 基于LB膜技术制备胶原蛋白肽覆层羟基磷灰石的新方法——摘要、材料与方法
> 离子组成、pH值对纳米SiO2/SDS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三)
> 离子组成、pH值对纳米SiO2/SDS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二)
温度及压强对CO2-NaCl盐水系统界面张力的影响(二)
来源:化工学报 浏览 346 次 发布时间:2025-05-13
1.2数据处理
计算系统中包括两个界面,根据界面张力γ定义,系统中γ可由式(2)计算
式中,pxx,pyy,pzz分别为沿x,y,z方向压强张量对z向的角分量。
吉布斯分界面(Gibbs dividing surface,GDS)为以体相为参照,垂直于界面方向上CO2相多余水分子与溶液相缺乏水分子相等的位置,其厚度采用0.1~0.9倍水密度之间的距离表示。
界面过余量表征物质在界面和体相中的量差异,本文中CO2-NaCl系统界面处i分量的界面总过余量可用式(3)表示
2结果与讨论
2.1 IFT值的变化
本文分别模拟了343 K和373 K的各压强下盐浓度为1.89 mol·L-1的CO2-NaCl系统,IFT的计算结果示于图2。由图2可以看出,模拟所得的IFT值与Chalbaud等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在温度为343 K时[图2(a)],IFT值随着压强的不断升高,其减幅逐渐下降,最终在压力平衡点pplateau=15 MPa之后达到稳定值34 mN·m-1。373 K时[图2(b)]的IFT值变化与343 K时极为相似,IFT值同样随着压强的升高而下降,且下降速度不断趋于平缓,由于高压情况下实验设备等因素受限制,实验方法尚未得到25 MPa以上的数据点,故在实验压强范围内并未观测到压力平衡点。而本文应用分子模拟的方法,成功模拟了25~35 MPa下的CO2-NaCl系统,观测到压强在pplateau=25 MPa之后达到稳定值33 mN·m-1。
图2 343 K和373 K下CO2-NaCl系统的IFT值
对比图2(a)与图2(b)还可以发现,当盐浓度一定(1.89 mol·L-1)时,pplateau之前的CO2-NaCl系统任意压强点的IFT值在温度为343 K时均小于373 K;同时随着压强的不断升高,两者差值不断缩小;而至压力平衡点之后两温度下的IFT稳定值相接近,故温度对高压系统IFT稳定值的影响不大。此外,由于343 K下压力平衡点为15 MPa,373 K压力平衡点为25 MPa,故可推测压力平衡点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2密度分布图
图3 343 K和373 K下界面CO2、H2O、盐离子密度
为从分子角度更加详细地描述界面性质的变化,本文选取并计算了界面处2 nm厚度区域的CO2、H2O、Na+及Cl-的密度,结果示于图3。由图3可以观测到:当从CO2相向溶液相过渡时,CO2密度逐渐下降,H2O密度则逐渐上升;而盐离子密度则从界面中心向溶液相,由0逐渐达到某一稳定值。由图3可以看出,温度一定时,CO2在CO2相的密度随着压强的升高逐渐升高。由[图3(a)]可以看出,温度为343 K时,当压强由6.5 MPa升高至22 MPa,CO2相的CO2密度从580 kg·m-3升高至800 kg·m-3左右;而温度为373 K时[图3(b)],当压强由11 MPa升高至17 MPa,CO2相的CO2密度从约420 kg·m-3升高至600 kg·m-3左右。此外,对比图3(a)和(b)还可知,当压强恒定在11 MPa时,温度由343 K升高到373 K,CO2相的CO2密度则由700 kg·m-3降至420 kg·m-3左右。
综上所述,压强的升高和温度的降低均对界面处CO2相的CO2密度产生较大的影响,而CO2密度的变化与IFT值的变化联系密切。具体而言,压强升高或温度降低时,CO2分子排列紧凑,界面分子受力的不均匀性有所好转,增大了其与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高密度下CO2分子更易进入水相,从而破坏了部分水分子间的氢键作用,界面上水分子受到内部分子的引力有所降低。以上两方面因素导致了界面水分子所受内部吸引力的减小,进而使得IFT值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