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
> 表面活性剂是否对斥水性土壤的润湿性有影响?——结果和讨论
> 触杀型除草剂与油类助剂防除杂草机理及效果
> 纳米沸石咪唑酯骨架ZIF-8颗粒的油水界面张力和接触角测定及岩心驱替实验——结果与讨论、结论
> 温度对甜菜碱短链氟碳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铺展、发泡性能影响(二)
> 一体化生物复合乳液研制及在碳酸盐岩体积加砂压裂中的应用(三)
> 平面流动皂膜表面张力系数、厚度和流动速度实验装置及测量方法(二)
> 弱碱三元采出液油水界面动态界面张力、强度、等特性研究
> 数码喷印墨水行业竞争格局、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
> PG木质素活性剂增产机理、选井条件、应用效果
> 硅基纳米原位乳化减阻剂与原油的界面张力达到10-1mN/m数量级,提高原油采收率
推荐新闻Info
-
> 利用荔枝视频在线观看黄色网站技术制备纳米环组装阵列,得到一种具有结构色的材料
> 覆盖有疏水网的开放管道液体输运稳定性研究(下)
> 覆盖有疏水网的开放管道液体输运稳定性研究(上)
> 水、常温液态金属等9种流体对液滴碰撞壁面影响的数值研究(三)
> 水、常温液态金属等9种流体对液滴碰撞壁面影响的数值研究(二)
> 水、常温液态金属等9种流体对液滴碰撞壁面影响的数值研究(一)
> 弹簧秤测量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实验装置改进措施及效果
> 电晕对BOPP薄膜表面张力、化学结构、元素组成的影响
> 半泡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理论、实验设计
> 全氟庚烷端基聚丙烯酸(FPAA)合成方法及水溶液表面张力测定
乙醇胺与胜坨油田坨28区块原油5类活性组分模拟油的动态界面张力(一)
来源: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浏览 844 次 发布时间:2024-11-22
为明确胜坨油田坨28区块原油中活性组分与有机碱乙醇胺间的相互作用对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采用SARA四组分分离方法对坨28区块原油进行分离,获得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等组分;利用醇碱萃取法获得酸性组分;通过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了乙醇胺与坨28区块原油活性组分模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研究结果表明:酸性组分是原油的主要活性组分,其质量分数及结构对有机碱与原油间界面张力的行为具有关键性影响,体系动态界面张力的最低值可达10-2mN/m数量级;酸性组分质量分数越大,低界面张力维持时间越长。对于坨28区块原油,与乙醇胺作用的难易顺序为:酸性组分最强,胶质次之,沥青质、饱和分和芳香分与之作用比较微弱。
随石油勘探开发程度的加深,中国注水开发油田主体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随可采储量逐渐减少,急需开发水驱后接替技术。目前,三次采油已成为油田持续稳产的重要保障。
碱与原油中的有机酸类物质反应生成有机酸皂,可以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界面粘度。同时,碱可以减少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在油层孔隙中的吸附滞留,从而减少化学剂的损失。在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中,碱的加入还可减少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且拓宽表面活性剂的活性范围。ASP三元复合驱已在胜利等油田进行了现场先导性试验,采收率提高20%以上。然而,无机碱的加入带来注采系统结垢,设备严重腐蚀,采出液乳化处理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利用有机碱替代无机碱,既能充分利用原油中的石油酸,又有望解决结垢等问题,因此,开展高效有机碱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研究了有机碱乙醇胺与胜坨油田坨28区块原油活性组分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探索了有机碱与原油发生相互作用的机理,以期为有机碱的矿场应用提供指导。
1实验试剂与方法
实验试剂包括胜坨油田坨28区块原油、乙醇胺(分析纯)、油酸、石蜡油和航空煤油。其中,航空煤油经硅胶柱提纯后与二次去离子水的界面张力约为40mN/m(30℃)。实验用水为蒸馏水配制的不同质量分数的乙醇胺溶液。油相分别为石蜡油配制的不同浓度油酸模拟油及航空煤油配制的原油活性组分模拟油。
原油活性组分分离方法是:采用SARA四组分分离方法得到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采用醇碱萃取法分离得到酸性组分;界面张力的测定方法是:在油水体积比约为1∶200,实验温度均为(70.0±0.5)℃的条件下,采用芬兰Kibron公司全量程界面张力仪,利用旋转滴法测定乙醇胺溶液与石蜡油配制的油酸模拟油以及航空煤油配制的原油活性组分模拟油的动态界面张力;通过摄像机所获取的液滴形状,读取液滴的长度及宽度,然后通过相应公式计算得到界面张力,当界面张力数值在30min内变化小于1%时为动态界面张力稳态值。